◎Cisco 2960鏈路聚合(LACP)

前言:

機房設備櫃原先擺的HP1820-24G交換器埠數不太夠用了,主要原因並不是設備太多而是因為做了頻寬堆疊,學校向來在內網存取的頻寬需求蠻高的,所有電腦的桌面、教學電子書、行政業務資料、學校歷年活動照片、教師教學檔案、圖書館影音類資源、授權軟體、校內共用資料…等,使用容量差不多將近15TB,電腦管理系統在派送時也會吃掉內網頻寬。為避免內網塞車,除了提升內網到10G環境之外,也需要在主機端擴充頻寬,避免塞車的瓶頸發生在機房。

因此,剛好前陣子手邊撤下了兩台CISCO 2960 48埠交換器,現在可以挪一台到設備櫃替換埠數不足的HP1820-24G。除了解決埠數不足的問題之外,還能將外線從2G堆疊升速到10G,一舉兩得。

一、在交換器上設定Channel Group

以往在HP上堆疊頻寬的作法是先新增一組Trunk1,再指定port1、port2加入這組Trunk1,接著設定vlan時調整Trunk1所屬的vlan來做到頻寬堆疊的效果。但是在Cisco上則是要新增一組port-channel,然後指定哪些通訊埠是隸屬於這組port-channel,概念相同但做法完全不同。

步驟一:
底下先建立第一個port-channel群組,2960最多可以設定6個group,每個group的埠數限制在8個以內。可以把群組視為是一個介面,如同在HP上的trk1、trk2、trk3…
指令:
(config)#interface port-channel 1 

步驟二:
接著指定這個介面的範圍要包含哪些通訊埠,在2960上的通訊埠寫法為GigabitEthernet,一樣可透過int range快速框出所需通訊埠。
指令:
(config-if)#interface range GigabitEthernet0/1-4

步驟三:
建好之後接著設定port-channel 1的vlan模式與指派vlan,假設要給vlan5電腦使用,所以模式寫為access而非trunk
指令:
(config-if-range)#switchport mode access 

步驟四:
將第1-4埠做成的port-channel 1指派給vlan 5
指令:
(config-if-range)#switchport access vlan 5

步驟五:
port-channel 1因為是接給電腦而非交換器,所以開啟port加速,省去因等待stp回應時間過長所耗費的時間。
指令:
(config-if-range)#spanning-tree portfast edge

步驟六:
最後啟用port-channel 1
指令:
(config-if-range)#channel-group 1 mode active

統整:
要在2960上做LACP至少需要上面六個步驟,統一將指令用法歸納如下…
(config)#interface port-channel 1
(config-if)#interface range GigabitEthernet0/1-4
(config-if-range)#switchport mode access
(config-if-range)#switchport access vlan 5
(config-if-range)#spanning-tree portfast edge
(config-if-range)#channel-group 1 mode active

設備櫃中大約需要4組接主機用的Port-Chennel,依序建立4組port-channel並指派vlan之後查詢組態就會看到底下內容…

前16埠的分配為…
1-4埠劃給channel group 1
5-8埠劃給channel group 2
9-12埠劃給channel group 3
13-16埠劃給channel group 4
到這邊,交換器的部分就設定完成,擷取1-4埠的組態如下圖所示…

二、設定NIC小組

在交換器設定完畢之後,將4條網路線接上主機前,NIC小組要做好LACP設定,4條網路線的介面卡先勾選起來綁定成小組,底下小組模式選擇LACP,負載平衡模式選擇動態。

上面先做完並按下確定後接上網路線才不會造成LOOP,底下在接上4條網路線的頻寬就擴充到了4G。

最後從observium觀察2960上做完LACP的每一組Port-Channel頻寬都提升到了4Gbps,每組port group包含的通訊埠也是一目瞭然。

發佈留言